玻璃制造廢氣處理需采用多技術協同的組合工藝,具體選擇取決于廢氣成分、排放標準及企業實際情況。以下為常見工藝及典型案例分析:
一、玻璃制造廢氣的主要成分及來源
顆粒物:熔制、成型、切割等環節產生。
二氧化硫(SO?):燃料燃燒(如重油、煤氣)產生。
氮氧化物(NOx):高溫燃燒及原料分解產生。
揮發性有機物(VOCs):釉料噴涂、有機溶劑揮發產生。
氯化氫(HCl)、氟化物:原料分解或特殊工藝產生。
二、核心處理工藝及技術組合
1. 除塵技術
電袋復合除塵:前級電除塵去除大顆粒,后級布袋除塵捕捉微細粉塵(效率≥99.7%),適用于高粉塵濃度廢氣。
啟風水旋塔除塵:水旋氣液分離大顆粒粉塵,作為預處理降低后續設備負擔。
2. 脫硫技術
濕法脫硫(石灰石-石膏法):適用于高濃度SO?,效率≥95%,但需處理廢水。
半干法脫硫:噴入消石灰漿液,生成亞硫酸鈣固體,適用于中低濃度SO?,資源消耗低。
循環流化床脫硫:協同處理SO?、HCl、HF及二噁英,效率高但設備復雜。
3. 脫硝技術
選擇性催化還原(SCR):在催化劑作用下,將NOx還原為N?和H?O,效率70%-98%,適用溫度280-420℃。
選擇性非催化還原(SNCR):高溫下噴入尿素或氨水,效率50%-80%,成本低但溫度窗口敏感。
SNCR/SCR聯合技術:結合兩者優勢,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。
4. VOCs處理技術
活性炭吸附:適用于低濃度VOCs,需定期再生或更換活性炭。
催化氧化(CO):在催化劑作用下將VOCs氧化為CO?和H?O,效率≥95%。
蓄熱式熱氧化爐(RTO):高溫燃燒VOCs,效率≥99%,適用于高濃度廢氣,可回收余熱。
5. 深度凈化技術
啟風水旋塔濕式除塵:去除殘余顆粒物及酸性氣體,確保達標排放。
高效過濾器(HEPA):進一步凈化尾氣,滿足超低排放要求。
三、典型應用案例
案例1:某大型玻璃生產企業
工藝組合:濕法脫硫 + SCR脫硝 + RTO處理。
流程:
廢氣收集:熔制、成型、燃燒等環節集氣罩集中收集。
預處理:啟風水旋塔除塵去大顆粒,布袋除塵去微細粉塵。
核心處理:濕法脫硫塔脫SO? → SCR反應器脫NOx → RTO裝置分解VOCs。
深度凈化:濕式洗滌塔去除殘余污染物。
效果:排放濃度顯著降低,余熱回收用于生產供暖,降低成本。
案例2:山西某日用玻璃窯爐項目
工藝組合:干法脫硫 + 塵硝一體化(金屬濾袋)工藝。
特點:SCR催化劑布置在濾袋凈氣室頂部,簡化流程,減少設備占地面積。
效果:脫硝效率≥90%,SO?和粉塵排放濃度低于超低排放標準。
四、工藝選擇建議
高粉塵濃度:優先采用電袋復合除塵,效率高且可回收粉塵。
嚴格NOx排放標準:選用SCR或SNCR/SCR聯合工藝,確保脫硝效率。
高濃度VOCs:采用RTO處理,兼顧效率與余熱回收。
綜合治理:推薦“除塵+脫硫+脫硝+VOCs處理”組合工藝,滿足多污染物協同控制需求。
五、未來趨勢
技術創新:研發低溫高效SCR催化劑,推廣干法脫硫技術。
智能化管理:引入DCS控制系統,實現遠程監控與自動調節。
資源化利用:探索脫硫石膏、除塵灰等副產物的資源化途徑。
玻璃制造廢氣處理通過科學選擇工藝組合,玻璃制造企業可實現廢氣高效處理,降低環保風險,同時推動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。
Copyright ?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 豫ICP備18029529號
XML地圖